在庆祝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批驻岗专家张朝晖教授针对“内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为玉溪市中山医院开展技术帮扶,助力医学影像科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上实现新突破,也为庆祝中山大学世纪华诞献上一份独特的医学成果贺礼。

内耳结构对人体的听力和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内耳结构复杂且细小,运用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常难以精确诊断内耳疾病。目前医院配备了联影超高端3.0T磁共振uMR880,进行高分辨成像时可以清晰地显示内耳的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的情况,结合水成像和3D重建技术,还可立体呈现内耳结构的形态;另外,医院的内耳高分辨磁共振图像的层面内分辨率可达0.48mm,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还可以同时清晰显示前庭神经、蜗神经和面神经的情况。张教授表示,玉溪市中山医院配备的磁共振扫描仪可进行高速与高清成像;整个内耳高分辨成像序列只需要9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为帮助医学影像科充分应用这项技术,提高医护人员影像诊断技能,助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张教授将内耳高分辨磁共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科室医护人员,分享了如何通过影像来分析内耳及上述颅神经相关疾病诊断的宝贵经验,使科室医护人员受益匪浅。

玉溪市中山医院医学影像科在张朝晖教授的指导下成功掌握了内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临床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医院的提质增量与庆祝中山大学百年华诞的喜悦紧紧交织在一起,是“中山医”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