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玉溪市中山医院筹建运营、搬迁启用的初始之年。医院作为玉溪医改的破题之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医院建设要求是玉溪市中山医院党政班子在工作中挂在心上、抓在手上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建院初期有效破题,院党委提出了——管理“五化五平移”、资源“引入扩容下沉”、硬件“智慧高端配置”、人才“多举措引进培养”四项举措,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实干答卷”。
►2024年,时光记录了中山医人“C位谋全局”的作为担当
在“新”字上着力,建好一所符合发展需求现代化新医院,是玉溪市中山医院“C位谋局”的重要一步。

2024年,随着新院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对医疗设备配置投入3.5亿元,配合医院诊疗环境的提升,再提诊疗技术的广度,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宽度。其中,直线加速器、ECT3.0磁共振、超高端CT等多台大型医疗设备,DSA+CT复合手术室目前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核心的医疗系统、智能化系统、监控系统的服务器安装调试完成,实现对医院包括病历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后勤管理等各项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AI导诊、VR导航等技术的运用,帮助提高医生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也为患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数据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帮助患者实现在线预约挂号、医保缴费、在线查询检查检验报告等手机端便捷功能。

除此之外,玉溪市中山医院还配备轨道物流和气动物流系统,提速患者检验标本运送、药品运送时间,代替传统的人工搬运方式,使药品和检验样本得以精准高效送达指定位置。比如,血液标本人工运送时间最快也需要约30分钟,轨道物流可将时间缩短至大约10分钟,气动物流不到5分钟即可完成任务。同时,标本在达到检验科后,全智慧化的血细胞分析仪替代传统需要35分钟左右的人工检测,单测1个样本可以5分钟内出具报告,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数据,提速患者抢救时间,提升就诊服务体验。

2024年10月,医院新院区竣工,全面交付投入使用。全新的诊疗环境、设备配置和智慧医院建设赢得社会赞誉,健康报、新华网、云南日报、云南网、玉溪融媒等国家、省市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点赞新医院硬件环境建设具有前瞻性,智慧服务便利群众就医。
►2024年,时光记录了中山医人“进位争一流”的务实肯干
凭借新医院诊疗环境提升的优势,玉溪市中山医院在“优”字上聚力,全面展开“进位争一流”的重要举措——优势资源引入扩容下沉。
作为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在澄江的一个重要布局点,玉溪市中山医院以提升澄江区域内医疗服务质量为前提,围绕公益导向,服务当地群众,“三步走”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实现扩容下沉,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第一步当好澄江县域医共体总医院的龙头,带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第二步主动融入“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承担相关实体化运行工作,与全市龙头医院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三步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连线搭桥,引入中山一院优势资源平台,开展“五化五平移”举措,以中山一院为临床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输出单位,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诊疗水平和疑难急危重症诊治能力,逐步实现管理、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和科研教学等方面与中山一院“同质化”发展。

“三步走”为玉溪市中山医院“进位争一流”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29名玉溪市人民医院骨干医师引入开展为期1年的驻岗工作,其中心内科、肿瘤内科、骨科、肝胆外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耳鼻喉科驻岗骨干医师,担任医院对应科室的负责人,全面主持科室工作,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新业务技术等。3月起,中山一院驻岗专家有序到岗,开启“医疗国家队”优质资源引入篇章,为澄江县域医疗服务扩容下沉再增色添彩。
其中,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组建危急重症中心“进位”打出“组合拳”。引入1位博生后合作导师、博士生导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按需进行诊疗指导及疑难病例诊疗工作,2位急诊及重症医学博士驻岗开展技术带教、学科建设、疾病诊疗工作。

医院危急重症中心业务技术得到显著提升,应急抢救能力明显加强。危重脓毒血症、危重脑干出血、危重高坠伤、危重车祸伤等数例危急重疑难患者在院抢救成功,让危急重症中心学科建设与救治能力“立”起来,6月玉溪市中山医院获评“云南省省级重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心内科集结市人民医院心内优势学科资源和中山一院心内专家资源“进位”打出“连环拳”。

2024年许多个心内专科第一步“连环”接续,目不暇接——首次全院教学查房在心内开展,1例急性心梗导致心脏骤停患者获救、医院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成功开展、首例心肺运动试验获得患者肯定、首次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首次心脏介入成功实施、首开冠脉介入手术、圆满完成首例IVUS引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等。心内科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打通区域内心内疾病患者看病就医的“找优质专家看病难”的堵点瘀点,推动形成澄江区域内看诊更专业、专家更硬核、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心内医疗服务品牌,让患者得到实惠,并获评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称号。

肿瘤中心依托肿瘤治疗相关先进设备的配全,以及新院区诊疗环境建设的提升,设备、人才、技术、患者信任相映成彰“进位”打出“多重拳”。

2024年,肿瘤中心理顺流程从综合内科分流设科,全面开诊。中山一院2位学科带头人驻岗,市人民医院1位肿瘤内科骨干医师全面主持科室建设工作,组建医院肿瘤专科团队。医院从每半年仅有10余例肿瘤患者在院,提升至开放的37张肿瘤病床每月入住率不低于95%;肿瘤手术台次从2023年的0台次上涨到每月开展不低于10余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每月开展5台以上;澄江本地肿瘤患者从选择去省级医院改为留在当地治疗,宣威、新平、红塔区等地的肿瘤患者也因医院优质肿瘤专科医疗资源的引入下沉,选择前来就诊。4月,进口冷冻消融系统的配置到位,肿瘤中心开展了省内装机的第一台影像引导下肝癌冷冻消融术。新院区搬迁后,“一站式多影像融合复合介入手术室”的启用为肿瘤手术治疗打开了新局面,同时医院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推进肿瘤学科提质增量,为加入中山一院肿瘤介入专科联盟提供远程手术的信息化条件,为下一步开展远程肿瘤介入手术,开展haic 治疗、TIPS治疗、实体瘤粒子治疗食管、气管支架植入等新业务新技术做足准备,让患者真正在家门口享受医疗国家队优质资源扩容下沉的成果。

消化诊疗中心整合搭建集消化、内镜、肝病、普外、放射、介入、肿瘤、病理、营养为一体的临床学科诊治平台,让消化道疾病患者可以在就诊时享受到“一站式”诊疗服务,“进位”打出“融合拳”。

2024年,消化诊疗中心赢得患者不少好评。科室开展胃肠肿瘤MDT、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开展TAPP、TEP、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腹腔镜闭孔疝修补、腹腔镜肠粘连松解等微创手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群体车祸伤中的2例脾切除患者成功抢救,1例8岁儿童脾切除顺利出院,1例复合伤、腹腔大出血并肠管破裂患者抢险成功。医院首例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开展、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展、首例腹腔镜肠癌根治术开展,逐渐填补澄江区域内胃肠外科的技术空白。在新院区正式启用后,柔性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科带头人1位,驻岗专家2位,有效助推学科人才培养、技术提质、成果运用进入“快车道”,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提高疾病诊疗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创伤中心彰显骨外科特色,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名医、兴玉名医、市委联系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张锡光领队,关节置换术助力高龄老人战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为“进位”争锋出“重拳”。
2024年,创伤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新业务技术,骨关节疾病、运动医学及骨质疏松的诊治,骨关节创伤、骨关节疾病的诊治及手术的开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澄江区域内患者家选择在“家门口”看骨外科疾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尤其是复杂的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手术,保膝保髋手术的开展更是开启多个澄江首例。其中,一例脑功能不全、基础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成功完成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行走;多例高龄关节置换术有序成功完成,赢得患者赞誉。

►2024年,时光记录了中山医人“归位强服务”的建院初心
2024年,玉溪市中山医院于敬业精业中书写“专业答卷”。医共体建设理顺关系,承担起澄江县域医共体总医院职责,依托中山大学医科资源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以及玉溪市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提升医共体龙头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形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让县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主动下沉基层医疗卫生院、卫生所开展义诊 21次,下沉骨干共接诊门诊患者811人次,住院查房 295 人次,上转总医院 144人次,成功打通了乡村社区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与医共体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渠道,成功打通了乡村社区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与医共体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渠道。
2024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业务持续提升,县域内患者外流持续减少。4次重大抢救、48次疑难病例讨论、32次多学科会诊,提升救治能力;5次急救技能实操、病案首页及病历书写规范质控与DRG付费培训,规范医疗业务与病历质量;检验检查项目通过市级质控评审,DR检查已与多家县域内卫生院建立系统互通。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增加5.4万人次,分级诊疗初见成效。

搬迁后实现平稳运行,业务指标持续提升,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日平均入院人次同比增23.28%,日平均手术人次同比增长50%,重症病床使用率同比增长5.58%,门诊收入对门诊量依赖度降低,住院和手术量持续增加。全院介入手术达108台,包括肿瘤冷冻消融4台、肝转移瘤微波消融术2台、心脏永久起搏器(双腔)植入术2台、冠脉造影术60台、冠脉介入治疗(PCI)28台等,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品牌。


同时,医院开展“中大名医月月见”活动,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骨干医师驻岗看;智慧医院建设助力“中大专家线上连”活动,远程MDT、远程超声诊断等为澄江区域内患者搭建起直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专家的“健康列车”。医疗费用方面医院也获得利好政策——作为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核准同意的三级综合医院,执行县级公立医院二类收费医疗服务价格。好政策让医疗报销比例更高,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2024年,一定是玉溪市中山医院建设历程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时光回溯的一幕幕情景里,我们看到了“中山医魂”在云南抚仙湖畔的扎根延展,看到的、感悟到的玉溪市中山医院,是一个坚韧向前、欣欣向荣的新医院,是承载梦想接连实现的新医院,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这是中山力量。

时代出卷,我们答卷,历史阅卷,实践与奋斗就是考场。2025年,玉溪市中山医院必将征途整装再出发,用奋斗和创新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答卷。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背景下,扎根澄江,打牢基础,首先把澄江老百姓看病的事情办好,持续建设区域内老百姓对医院品牌与服务的信任;将提升医院整体实力与服务水平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关键指引,强化责任担当,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深刻认识到公改的最终目的和本质,紧盯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合作交流,走好大专科带动综合医院发展的路子,真正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起来,用心用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不断提升自我,提质增效。
2025玉溪市中山医院全新起航。
梦虽遥,追则能达;
愿虽艰,持则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