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市中山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开展医院首例心肺运动试验,为区域内心脏康复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助力医院高质量开业。此项试验能精准评定患者肺脏、心脏的储备能力,最大运动能力,以及判定肺功能、心脏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受损程度等,为众多心血管疾病与肺功能不全患者的诊疗发挥了积极作用。

20岁的高先生平时爱好运动,然而近期却被检查出患有高血压疾病,且曾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一度达到170次。为确保自身后续运动的安全,他来到我院心内科就诊咨询。

△运动前VS运动后心电图

CPET结果
肺通气功能
心内科团队针对高先生的情况,为其进行了心肺运动试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高先生未出现任何不适反应。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团队为高先生制定了个体化的病情评估及运动指导方案,将疾病管理与康复贯穿始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高先生心中的忧虑得以消除,对治疗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医科普/心肺运动试验
什么是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精准评价心肺等器官系统整体功能和储备能力的检查方法。作为无创检测手段,既不同于单纯观察心电图和血压变化的运动试验,也与静态肺功能检测有所区别。它综合应用呼吸气体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活动平板或踏车技术,在运动负荷递增条件下,实时监测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谢指标、通气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综合反映机体心肺功能,是对传统静态心脏功能、肺功能检查的完善与补充。
心肺运动试验能够帮助判断受试者运动能力,明确运动受限原因,了解心肺功能状态,掌握适宜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减少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它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支架植入术后、搭桥术后等慢性病人群提供康复运动处方指导,是国际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
哪些人适合做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不仅适合心肺等疾病的患者,也适用于所有亚健康人群、正常人以及运动员。
1.心肺疾病患者。包括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冠脉介入术后、心脏外科术后、心力衰竭稳定期、稳定的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等。对于这些慢性病患者而言,运动是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不适当的运动可能存在风险。心肺运动试验能为患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有无运动风险,确定安全运动范围,制定科学运动康复方案。
2.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缺乏运动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及功能异常并进行预防,制定科学有效的运动降压、降糖、降脂及减重方案。
3.外科手术术前评估。评估围手术期风险,发现高危患者及早干预,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4.运动员、特殊职业、马拉松赛前、健康体检等。能够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评估运动风险,降低猝死风险。
5.“阳康”后的“长新冠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约10%—20%的患者在转阴后持续存在疲劳、气短、胸痛或胸闷等症状。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可以评估心肺功能,寻找运动耐量下降的原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通过运动治疗加速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前要注意什么呢?
1.测试前禁刺激性饮料(浓茶、咖啡等)2小时以上;
2.避免在饥饿或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
3.检查前2天避免高强度运动,检查前晚保持充足睡眠;
4.穿着宽松舒适衣服鞋袜;女士不穿裙子,不化妆,不戴耳环;
5.准备饮用水,必要时在完成检查后需要补充适当的饮水;
6.携带病历资料,以及近期心电图及超声检查结果;
7.为防止跌倒、晕厥、心绞痛发作等问题发生,年老体弱、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等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要有家属陪同;
8.慢性病患者应常规服用药物。
这项试验怎么操作?
心肺运动试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心电负荷试验(用来诊断心肌是否有潜在的缺血),二是气体代谢分析(对肺、心脏、血红蛋白携带氧、肌肉等系统进行评估)。试验过程中,试验者先戴上呼吸面罩,在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下,以一定速度(60rpm)踩单车。从静坐、热身,到负荷逐渐递增至体能几乎耗尽,再到运动后恢复,全程约十五到二十分钟。
目前,已有患者在玉溪市中山医院接受了此项检查,效果显著。心内科医生将竭诚为每位受检者详细解读报告内容,并给予生活及运动指导。运动员、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心脏康复等人群,如果想了解心肺功能情况,也可致电预约检查。
地址:玉溪市中山医院(澄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部3楼
治疗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咨询电话:0877—691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