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大的肠道息肉险癌变!玉溪中山医院学科带头人谭进富内镜微创25分钟除隐患

来源:原创
作者:杨水春 李玉婷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7-01

“肠道里长了乒乓球大的息肉,差点变成癌症!好在医生没用开刀,一根‘管子’就把问题解决了”。玉溪市中山医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在学科带头人谭进富教授指导下,仅用25分钟,就通过内镜微创手术,帮52岁的王女士切除了结肠里的巨大息肉,成功化解癌变风险。

近日,王女士因腹胀、食欲减退到玉溪市中山医院就诊,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内近半肠腔被约乒乓球大小的息肉占据,活检显示为良性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传统肠管切除创伤大、恢复慢,经消化疾病诊疗中心会诊评估,团队决定采用内镜微创技术。

手术中,谭进富教授带领团队操作肠镜经肛门进入肠道,精准定位息肉。为降低手术风险,团队先在息肉根部周围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稀释液,形成“水垫子”,巧妙分离息肉与肠壁肌层,有效防止肠壁穿孔;随后,用细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通电切除并电凝止血;最后,用小金属夹封闭伤口。全程仅耗时25分钟,术后王女士体表未留下任何疤痕。

“术后8小时就能进食,3天就出院了,多亏及时切除息肉,不然发展成结肠癌后果不堪设想。”王女士感慨道。

谭进富教授指出,当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确诊。更值得警惕的是,90%的肠癌由息肉演变而来,但97%的患者在确诊前从未做过肠镜检查,83%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而肠镜检查是目前唯一能同时发现并切除息肉的有效手段,堪称守护肠道健康的“侦察兵”。普通人群应在40岁前进行首次无症状肠镜检查;高发地区居民、有肠道不适症状或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提前5~10年筛查;年轻群体一旦出现排便异常、便血、腹痛等症状,切勿拖延,需立即就医检查。

玉溪市中山医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已成熟开展无痛胃肠镜技术,检查过程快速舒适,患者当天即可回家。通过先进设备与微创技术,既能精准发现微小病变,更能同步完成息肉切除,真正实现“查治一体”,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肠道健康保障。

科室推介|消化疾病诊疗中心


消化疾病中心是医院的重点临床诊疗中心,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由胃肠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组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及内镜中心谭进富副教授担任消化疾病诊疗中心负责人。

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外科擅长胃肠道肿瘤、肥胖症、各种疝、肝胆疾病等的微创手术,以及肛肠、血管、甲状腺、乳房疾病和外伤等手术治疗;内科在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上经验丰富;内镜方面则在食管癌、胃癌、肠癌筛查及预防,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等方面独具特色。

科室地址:四号住院楼八楼

咨询电话:0877-8866348,0877-886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