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疼痛难忍 床旁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让患者睡个安稳觉

来源:原创
作者:原见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4-12-11

近日,一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在玉溪市中山医院实施床旁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后患者感觉疼痛明显缓解,当即表示“效果不错”,这也是市中山医院第一例床旁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

77岁的罗大爷,1月份确诊带状疱疹且入院治疗,传统方式治疗后疼痛反复发作,且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春节后,患者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再次入院,且疼痛得无法平卧。康复中心主任顾懋榕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邀请麻醉科对患者进行评估,最终决定为罗大爷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

玉溪市人民医院驻岗专家、玉溪市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原见春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检查后,在超声引导下,避开患者疱疹结痂位置,精准定位目标神经,顺利完成多节段肋间神经阻滞。整个过程耗时仅10多分钟,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结束后,患者自诉:“终于找到治疗的方法啦,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并得以平卧于病床上。

原见春主任表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通过超声引导实施精准定位神经阻滞,采用超声精确定位、靶点注射,能避免药物误入血管或穿刺过程损伤神经,能够达到精准定位、快速止痛、营养神经、预防疼痛发生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例手术的开展,填补了市中山医院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医院麻醉诊疗技术在精准化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高患者舒适度,加速患者快速康复。

医学小知识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缠腰蛇丹。民间俗称蜘蛛疮,亦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等。典型病例单侧性发疹,多数水疱簇集成群、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及伴有神经痛等特点。10余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疱膜破溃形成糜烂,甚至坏死或继发化脓感染。目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都较高。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带状疱疹病毒最易侵犯肋间神经,一般常在皮疹出现以前或与皮疹同时出现,年龄愈大疼痛愈剧烈。大多数老年患者由于神经节炎症后引起的纤维化常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者可遗留长时间的神经麻痹。

神经阻滞是目前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主要疗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在受累神经根处注入药物,阻断痛觉神经的传导路径、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促进病变神经组织自我修复,从而达到快速缓解疼痛、保护神经、预防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目的。

目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应用已广泛用于: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后遗神经痛;颈椎病(颈源性头痛、头晕、手指麻木);腰腿痛(腰痛、下肢痛);三叉神经痛;骨关节病(肩周炎、膝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周围性面神经炎等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