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牙齿的“隐形杀手”

来源:原创
作者:李文馨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3-17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牙龈出血、牙齿敏感,咬东西时有些无力,这些情况,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玉溪市中山医院口腔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牙周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守护口腔健康

什么是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龈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牙菌斑是一种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不断积累,逐渐侵害牙周组织。牙结石、食物嵌塞、设计不合理的修复体等也会加重牙周炎的发展。

此外,牙周炎还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如果患有牙周炎,血糖控制会受到影响;孕妇患有牙周炎,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也会增加。

牙周炎的表现

牙周炎的症状因病程阶段而异:

早期:

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或进食时牙龈出血以及口臭。此时通过良好的口腔护理,炎症可以逆转。

进展期:

牙龈持续红肿、出血;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伸长;牙缝增宽,咀嚼时牙齿松动感增强;口腔中出现脓液,伴有严重的口臭。

晚期:

牙齿明显松动,甚至脱落;咀嚼困难,牙齿失去功能。

牙周炎的治疗

如果出现牙周炎症状,应及时就医,控制感染、阻止疾病进展,并尽量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治疗方法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异:

非手术治疗:

包括龈上洁治术(洗牙)、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对于严重病例,会结合使用局部或全身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玉溪市中山医院口腔科收治一例在刷牙、咬硬物时常出现牙龈出血症状的病例,在多颗牙齿松动后曾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全口牙龈红肿,牙周袋溢脓,多颗后牙松动I-II°。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患者全口牙龈红肿,出血症状明显缓解,检查结果显示全口牙无明显松动。

手术治疗:

当牙周袋过深,单纯的非手术治疗难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时,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如牙周翻瓣术、牙周再生手术等。

上前牙松动一个月后主动到玉溪市中山医院就医的病例,初诊检查发现全口牙龈红肿,牙龈下方出现大量牙结石,上前牙松动II°,经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上前牙牙周翻瓣术和松牙固定。术后3个月患者牙龈恢复良好,患牙无松动,为患者保留了原本需要拔除且无法保留的患牙。

预防牙周炎

牙周炎并非“不治之症”,它可以通过预防和早期治疗来控制。通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玉溪市中山医院口腔科温馨提醒:一旦确诊为牙周炎,应积极配合治疗,并注重术后的护理和长期管理,以维持口腔健康,保护牙齿免受更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