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作为比较常见的中医理疗方式,是针灸学理论、中药学与现代物理学的结晶。在针灸经络体系的指导下,通过将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置于相应的穴位区域,经过柔和、缓慢、长久且良性的穴位针感刺激效应,达到疏通经络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种集多种疗法与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穴位埋线首次治疗后需间隔15天左右才可进行第二次理疗,4-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顽固性疾病则需要多个疗程反复治。
2025年1月2日,玉溪市中山医院康复中心(中医科)首次开展穴位埋线理疗,20余名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其中多数是为改善肥胖、脾胃不适的患者。术后回访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明显。

穴位埋线和传统针刺疗法相较有什么优势?
穴位埋线和传统针刺疗法均为中医重要治疗手段,相较而言,穴位埋线优势明显:作用时间上,穴位埋线将可吸收线植入穴位,能产生长达1-2周,甚至1个月左右的持续刺激,而传统针刺刺激随针拔除即结束。治疗便捷性与经济性方面,穴位埋线治疗间隔长、操作简便、耗时少,特别适合疗程长以及外地、工作繁忙的患者;传统针刺则需患者多次往返医院。综合疗效与适应症上,穴位埋线是多种疗法结合,适应症广泛,对特定病症疗效更显著,如妇科病、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传统针刺虽适应症广,但在某些特定病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治疗效果便不如穴位埋线。安全性与舒适度方面,穴位埋线选穴多在肌肉丰厚处,操作简便安全,刺激柔和持久让患者更舒适;传统针刺虽安全但针刺瞬间有疼痛感。不过,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应依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来定。
穴位埋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在疾病治疗方面,穴位埋线疗法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例如,在内科范畴,可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结肠炎、尿失禁、糖尿病、失眠、焦虑等症状;针对骨伤科疾病,如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以及身体各处肌肉拉伤等,能有效减轻疼痛和促进恢复;对于神经、精神科疾病,像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膈肌痉挛、癔症、神经衰弱等,也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症状的作用;在男科领域,可辅助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妇科方面,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问题;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等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代谢领域,如单纯性肥胖、水肿及各类代谢性疾病等,也在穴位埋线的治疗范围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穴位埋线疗法。以下几类人群需谨慎选择:
一是凝血功能差且合并感染、出血的患者,由于埋线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不宜进行该治疗;
二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以及酒后、过饱或过饥状态下的人群,因身体或精神状态不稳定,难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是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危重症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糖尿病、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的人群,身体机能较弱,可能无法承受埋线带来的刺激;
四是继发性肥胖症患者,如下丘脑病变或因药物引起的肥胖症,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胰岛素细胞瘤等,穴位埋线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病因;
五是对异体蛋白,如对鱼、虾、蟹等海鲜和鸡蛋过敏的患者,由于线体可能含有异体蛋白成分,易引发过敏反应;
六是皮肤局部有感染、破溃,或属于过敏及瘢痕体质的患者,进行埋线可能会加重皮肤问题;
七是女性处于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特殊状态,穴位埋线可能会对正常生理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穴位埋线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适用性,作用于中医康复治疗领域。玉溪市中山医院康复中心(中医科)温馨提示:诊疗时应严格遵循适应症、禁忌症要求,并谨遵医嘱,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康复中心(中医科)科室地址:门诊楼2楼22诊室中医康复理疗门诊、5号楼5楼中医科/康复医学科
咨询电话:0877-8866169、0877-8866328、0877-886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