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冰箱杀手”李斯特菌;CA724升高别慌,科学认识很重要

来源:原创
作者:陈丽华  刘玲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3-17

在日常体检和就医过程中,一些生僻的医学名词常常让患者感到困惑和担忧,其中CA724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就是典型代表。玉溪市中山医院医学检验科全方位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两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医学概念,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它们,守护自身健康。

CA724升高不必慌,多种因素可致异常

CA724即糖类抗原724,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数值变化常常牵动患者的心。很多人在体检中看到CA724数值轻度升高便紧张不已,担心与癌症挂钩。正常组织、胎儿组织及一些良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其升高。

痛风因素:

原发性痛风发作期,部分患者会出现CA724升高。若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这一升高比例可达54.41%。原因在于痛风发作致使尿酸盐水平波动并沉积于血管内壁,进而引发炎症,刺激机体大量分泌CA724。合并高血压者因血管病变则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

妇科病症:

卵巢囊肿的压迫、炎症及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异位内膜组织的出血与炎症,还有子宫肌瘤对子宫功能及血液循环的影响,都可能让CA724轻度升高。此外,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女性经期、孕期因激素大幅波动,也会使CA724异常或波动升高。

消化疾病:

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或酒精刺激引发的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因胃黏膜受损、炎症反应或息肉生长,导致CA724释放入血,引发其轻度升高;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炎及肠息肉,因肠道黏膜炎症、细胞代谢异常致CA724升高;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肝胆胰疾病,因炎症反应、胆汁淤积等间接导致CA724升高。另外,胃肠道功能紊乱、肝炎、肝硬化及肝肾等代谢器官异常,也会引起CA724升高。

呼吸系统疾病:

肺部感染、肺结核引发的炎症从而影响全身代谢状态,使得CA724轻度升高。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大量饮酒损伤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过度吸烟影响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加剧炎症反应,以及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使CA724升高 。

在日常体检时,发现CA724升高时,首先要冷静,过一两周再次抽血复查。若复查指标回落,大概率是良性疾病或生理性波动,若持续升高或伴有临床症状,就需及时就医,正确看待检查结果,理性应对才是关键。

“冰箱杀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需警惕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食源性病原体,主要以食物为传播媒介,容易污染家禽、肉、水果、生牛奶、奶酪、鱼类等多种食品。该菌在0 - 50℃均可生长,能够在冰箱冷藏温度(4℃以下)缓慢繁殖,因此被称为“冰箱杀手”。

人一旦摄入被其污染且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后,48小时内极易引发李斯特菌肠胃炎病,病程约2天左右,发病后除肠胃炎症状外,还伴有发热、头痛及关节肌肉疼痛。它还可能引发原发性脓毒血症、菌血症、脑膜炎以及心内膜炎、骨髓炎等多种感染,且病死率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妊娠期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会引发多种妊娠并发症,常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热伴肌痛、菌血症,其中早产是最常见并发症,70% - 90%的胎儿可能被感染。孕妇人群务必特别关注,确保摄入食物干净、安全,谨防感染李斯特菌。

 科学预防,远离病菌威胁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需注意食品采购与储存以及食品处理与加工两大方面。

采购储存时:

要选择正规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确保食品有可靠来源及良好冷链运输、储存条件,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优先选新鲜、保质期长的食品,不买临近保质期或变质食品。生熟食品在冰箱需分开存放。用保鲜袋、保鲜盒密封包装,熟食放上层,生食放下层。每周至少清洁一次冰箱,尤其冰箱的密封条,很容易藏匿细菌要仔细清洁。食品在冰箱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定期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食品处理加工方面:

处理前,蔬菜水果、肉类等都要用流动清水彻底清洗。肉类、禽类、蛋类等食品要充分加热,烹饪温度要达70℃以上并保持适当时间,如煮肉内部温度达70℃并持续15分钟以上。处理食品的刀具、案板、餐具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完生食后洗手,避免二次污染。

最后CA724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多种良性疾病、生理状态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其数值上升。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冰箱杀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带来的健康威胁。通过规范食品采购与储存、做好食品处理与加工等一系列科学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玉溪市中山医院医学检验科提醒广大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科学认识医学指标与食源性病原体,守护好饮食安全防线,让生活远离潜在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