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依托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下基层(玉溪站)“神经系统疾病规范化诊疗基层培训班”暨义诊活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的护理专家深入玉溪市中山医院临床一线开展查房及业务指导活动,“手把手”提升护理人员实战能力。
急诊科护理的提质增效建议
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徐朝艳在市中山医院副院长苏永静的陪同下深入医院急诊科,认真听取科室护士长对急诊的科室布局、设施配备以及日常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介绍,并针对科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和指导。


徐朝艳主任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急诊开展的工作,并对科室的诊疗流程、护理操作规范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她特别强调:“要持续提升急诊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加强急诊内外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培养全科型的护理人才;要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急诊护理学科的发展;要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要优化信息化管理,做好急诊质控;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实现创新发展。”
脑卒中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指导
中山一院神经三科护士长黄妃文深入综合内科病房,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细致查房。从患者营养支持、吞咽功能评估、导管护理到康复训练指导、用药等细节,黄妃文逐一示范讲解,结合病例分析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亮点与不足,提出个性化改进方案。“对吞咽困难患者,进食体位和食物形态的选择比喂食速度更关键,动态评估患者情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专家的点拨让护理人员对个体化护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随后的业务交流会上,黄妃文围绕“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及预防”“科室规范化管理”等核心议题,结合最新临床指南分享实践经验。针对临床带教、科研专利、物资管理等问题,专家老师根据日常工作经验进行详细回答,不少护士表示干货满满,解决了很多实际困惑。


重症神经疾病的核心护理教学
中山一院神经科ICU护士长冯洁贞则深入重症医学科病区,开展一场“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零距离护理教学查房。冯洁贞围绕神经重症疾病护理难点,现场示范气道精细化管理、胃肠功能维护、早期康复介入和呼吸机脱机训练四大核心环节。精准剖析意识、瞳孔及神经功能动态监测要点,讲解肺部感染、静脉血栓栓塞(VTE)、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预防策略。并对脱机评估与康复训练时机给予前瞻性指导意见。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现场消化、即时改进,疑难病例的护理路径被迅速优化。


康复中心护理的全面考察与指导
中山一院神经一科护士长谢小兰通过现场业务指导、查阅资料、访谈交流的形式,对康复中心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指导。在临床实践相关分享中,谢小兰强调早期介入、全程康复、以患者功能恢复为中心、多学科协作及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等核心理念的具体应用,还结合经验分享实用的康复护理方法与流程。
针对科室脑卒中后恢复期合并感觉障碍的患者,专家从康复护理角度建议与医生、治疗师和专科护士组建早期康复小组,制定并实施个性化方案,且在预防并发症和落实康复目标中进行阶段性调整。此外,还查看科室护理文书,对评估表单、护理记录及评估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并在科室管理与科内质控方面给出宝贵建议,为康复中心下一步护理工作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科室护士长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梳理总结专家建议,完善护理流程,定期开展专科培训与病例讨论,持续带领科室护理人员提升科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此次中山一院护理专家深入市中山医院的查房及业务指导活动,为医院护理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专家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精湛的实操技能,更搭建起一座紧密联结的“中山医”桥梁,帮助护理团队在专业视野和实践能力上实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