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立新 医教协同:释放医教研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

来源:原创
作者:杨娇容 黄瑜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4-17

科研教学工作是驱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是贯通医疗系统“产-学-研-用”全链条的中枢纽带。它不仅破解着临床诊疗中的疑难课题,更孕育着跨学科创新的思想火花,全面构筑起“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医疗体系,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扎实推进注入澎湃动能。

玉溪市中山医院高位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的优质资源,着力构建医疗与教育多维度协同创新体系,系统化推进科研教学平台建设,以创新生态赋能医学人才全周期培养,持续释放医教研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

精准对接:院校共建与资源整合双轨协同

积极推进构建“院校联动·多维整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2024年,医院与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成功搭建医学教育共同体。到2025年3月,医院率先创建4个特色鲜明的“医教协同中山班”,涵盖与云南医药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临床医学班、护理班、医学影像技术班,及与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办的中医康复班,并实现首届招生109人的突破性进展。同时,利用院校合作契机,鼓励骨干医师科研带教,开展教学示范活动,积极加入到医学教学活动中来,推动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既强化临床能力,又注重科研素养,满足精准医疗、转化医学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

2025年3月3日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校长一行到院共同举办“医教协同班”

双师双能:博硕导师矩阵赋能学科高地建设

师资力量是医院科研教学的“硬核引擎”,玉溪市中山医院精准对接学科发展需求,与中山一院共建博硕导师战略合作体,锻造出一支覆盖重点学科的高水准师资队伍。

医院通过“名家带教+专题淬炼”双轨机制,既邀请中山一院专家驻院驻岗开展临床实战带教,又构建“阶梯式”培训体系提升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诊疗与科研能力。促进推行“校院双聘”机制,建成医学高校实习基地与实训基地双向枢纽,实现教授与临床专家的能力互哺,打造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双师型”教研生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副院长刘江辉领衔申报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项目,将于2025年落地实施;154名医护精英获聘高校兼职教师,医院实现师资建设跨越式发展,构筑起临床与教学协同发展的人才雁阵。

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

154名带教教师被聘任为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兼职教师

同时,医院引入专家工作站建站专家通过“三维赋能”模式——教学查房夯实临床根基、学术讲座开拓科研视野、学科带教培育创新思维,全方位提升科室诊疗水平和科研转化能力。科研创新成果迎来萌发期:申报省级科研立项20项,实际落地项目1项;申报市级科研立项12项,实际落地项目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其中6篇跻身SCI期刊,学术影响力实现质的飞跃。

教学创新:以问题与案例为核心的研究型教学

以问题与案例为核心的研究型教学是玉溪市中山医院教学的一个显著特色。在院开办4个医教协同班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负责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刘江辉,督导组织全体授课教师集体备课,严控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案严格审核,实施课程改革。尤其在临床医学班,刘江辉创新性地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主导,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整合全部学科,构建临床诊疗与科研思维同步培养的全新教学模式,赢得合作学校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

同时,护理教育专家、硕士生导师、副院长苏永静带领护理教师团队对“中山护理班”进行课程改革。采用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运用雨课堂教学软件的“随机点名”、“随堂测试”等功能增加师生互动,同时采用雨课堂测评、组内答题刮刮卡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提升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将具有中山特色的护理理念融入教学。

2025年3月3日迎来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医教协同中山护理班开班第一课

此外,针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基层医疗技能提升学习渠道匮乏、医疗质量提升空间有限的难题,刘江辉与苏永静秉持“以训代学”教学理念,将碎片化学习与深度研讨精准衔接,牵头开办“中山夜晚课堂”。利用晚间时间,鼓励医共体成员单位基层医护人员和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全面提升医护人员临床技能,激发大家对学科科研及新业务技术开展的热情。其中,刘江辉根据医院危急重症实际诊疗情况,设计并亲自授课的“夜班惊魂”系列课程反响热烈,每次授课现场座无虚席,尤其是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对此项课程评价极高。

中山夜晚课堂

健康共同体:跨境医学培训合作稳步推进

依托中山一院雄厚科研教学优势和云南地理优势,玉溪市中山医院率先布局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医学教育新蓝海,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构建“数字+医疗”教学模式,架设起国际医学教育培训合作的创新桥梁。

目前,医院已完成开展国际气道管理培训;精心开发5门核心课程体系,深度参与中缅“万千百”急救医疗技能人才孵化工程;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国际卫生保健管理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Prof.Paulo Moreira(保罗・莫雷拉)教授到院举办《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讲座,拓宽了跨境医学教育在学术层面的交流维度。积极建设和落实中老5G数字远程平台,利用5G网络连接老挝教学医院,实现实时跨境病例研讨,海外学员远程教学和跟练,开拓跨境医学直播课堂与个性化学习路径。从“走出去”到“连起来”,通过系列跨国医学教育实践,不断推进“中山医”国际医学教育辐射力跃升,塑造“中山医”面向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培训的标杆形象。

 国际气道管理培训班

中缅“万千百”急救医疗技能人才培养行动线上培训项目

保罗・莫雷拉教授首次全英文“医院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

未来,玉溪市中山医院将以全方位战略协同深化与中山一院的合作,通过深植中山医学品牌的科研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医院发展实际的新型医教融合体系,锻造德术双馨的医学英才方阵。依托智慧医疗生态建设与精准诊疗能力提升的不断推进,着力打造区域性医疗高地,构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让“中山医”的金字招牌在珠江源头绽放出明珠般的璀璨光华